PART01
从“瓷都”到“后瓷都”:景德镇转型之困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东接婺源县、德兴市和安徽省休宁县,南邻万年县、弋阳县,西接鄱阳县,北部、东北部同安徽省的东至县、祁门县毗连,土地总面积为km2。景德镇与沿海地区构成了较为紧密的港口腹地关系,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福州等城市的距离均在km左右,是中部地区东西融合、南北对接之要地,外向发展环境十分优越。
景德镇瓷茶并盛、工商辐辏,自古就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然而,受新的工业技术的采用、交通路线和运输手段的改变、社会动力群体的缺失等因素的影响,景德镇原有的交通、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并最终走向衰落。而景德镇最重要的资源—瓷土,储量开采年限已不足十年,景德镇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标志着其以资源为主导的“瓷都”时代终结,全面进入“后瓷都”时代,亟待转型。
瓷土储备不足,支撑产业发展本底全面动摇
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亿元,出口额突破3亿美元。然而,景德镇的瓷土从初期探明的00多万吨缩减至现状的多万吨。原有几家国有瓷土原料加工企业基本停产或半停产,只有一些个体矿业主还在进行小规模的开采,景德镇瓷土资源已经全面进入枯竭期,支撑瓷器产业发展的本底已经动摇。
产业结构失调,转型推动不力
根据景德镇历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统计资料,年景德镇三产结构为8.25∶60.78∶30.97,景德镇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后,景德镇进行了产业转型的尝试,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现雏形,转型初见成效,但由于内需拉动受总量规模和周边发展水平的制约,发挥作用有限,产业转型推动力受限。
城镇体系结构失衡,发展差距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年景德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51∶1。景德镇中心城区与皖赣铁路、杭瑞高速公路及国道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活跃,而其他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异较为明显。同时,景德镇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不够完善,缺少中小城市支撑,城镇集聚效益不强,城镇间缺少有机的职能分工与互补。而城镇规模等级辐射能力有限、乡镇设施欠账较多及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交通发展要素齐备,但仍亟待整合
在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景德镇先后进行了国道、机场和高速公路等的建设,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要素齐备。但是简单叠加的设施建设没有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如高速网络没有整合、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等,使得景德镇在最近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处于落后位置;罗家机场占据城市主要拓展空间,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开展新址搬迁论证,致使城市空间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新行政中心选址约束重重。
山水资源丰富,但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
由于城市发展对空间资源的索取,城市外围及内部的山体逐渐被蚕食,地域特征鲜明的自然景观格局正在遭到破坏。市域水岸两侧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且分布有部分历史遗迹与工业遗迹,但是真正获得城市建设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