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店排队丝毫不减当年
爱吃的人从穿着工装到白了头发
深扒君狂走12公里
吃了10家网红甜品老字号
就为告诉你哪家好吃
83岁的哈尔滨食品厂:全是小时候的味道
哈尔滨食品厂最开始叫“福利面包厂”。大东家年轻时在哈尔滨做面包生意,后来把俄罗斯的风格也带到上海,之后才更名为“哈尔滨食品厂”。
他家开了80多年,人气一直很旺,许多阿姨爷叔来店里轻车熟路,深扒君还碰到了打扮时髦的大爷,累了就坐着小憩,没有人打扰。巧克力西番尼源于上海话“喜欢你”的谐音。厚厚的巧克力涂层、花生酱、曲奇饼干包裹起来,尝起来有点像蛋糕的质感,但深扒君体感太甜了。
他家的蝴蝶酥新鲜出炉后放在框里散装称重~摸上去稍微粘一点,但黄油香非常诱人!口感松香酥脆中又散发着奶味和焦糖味。店名:上海哈尔滨食品厂
人均:53/人
推荐:纯奶小蝴蝶酥、巧克力维纳斯
91岁的凯司令:张爱玲也爱光顾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流行的西点几乎被洋人垄断。于是年,两位中国人在当时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开了第一家西餐馆。
为何起名为「凯司令」,还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当时有一位司令帮商人租下了门面,为了感谢司令相助之意;其二,当时正值北伐军胜利凯旋,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取名凯司令有纪念此事之意。
《色戒》剧照,汤唯饰演的王芝佳在凯司令店里凯司令算是海派西点的代表,《色戒》中就还原了张爱玲笔下的凯司令。汤唯饰演的王佳芝,优雅地用英文点上一杯咖啡,等待着易先生。当然剧中的这家凯司令是在上海影视乐园,而不是现在的南京西路。南京西路店的门口成为大叔的值班间,折叠椅一摆,保温杯一放,炎炎的夏日里刚要享受到商场的冷气,就听到,“旁友,票子要伐”~店里依旧买着从20年代火到现在的老几样,哈斗、奶油蛋筒、柠檬派...不过在某一角落深扒君竟然发现了适应时代潮流的脏脏包。栗子蛋糕是张爱玲最喜欢的,里面塞满栗子打碎的栗蓉,味道扎实绵长。奶油裱花是凯司令很出名的工艺,在国际比赛上拿过金奖。除了经典的原味,现在还出了芝士、雀巢口味。▲双牛利▲巧克力哈斗凯司令家的西点都用新西兰奶油,乳脂含量达到八成以上,奶香醇正超合上海人的口味,让人总忘不了这口味道。店名:凯司令西点房
人均:39/人
推荐:芝士栗子蛋糕,掼奶油,芝士哈斗
85岁的国际饭店西饼屋:半天就卖空
国际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宋美龄,张学良等都是常客,郭沫若还为此题诗两首。
当年纸醉金迷的上海地标,新人会将婚宴选在这里,指定西饼屋做喜糖,如今依旧爆火,有游客拖着箱子排队,橱窗里大半没货。
国际饭店的西点口味一直没变。连服务员都每年如一日的西装笔挺。爷叔的装袋手法早已驾轻就熟,脱下白袍后自己也是个老克勤。他家的蝴蝶酥,两片“翅膀”是蓬起来的,又酥又脆,奶香浓郁不腻。还有加了芝士粉和胡椒粉的蝴蝶酥,黄油香里的咸味留连在唇齿间,嗲哦。有网友留言,在我爸妈年轻时轧朋友,在国际饭店喝杯咖啡吃块蝴蝶酥,也算是一件奢侈事。
深扒君瞧见很多人买了银丝卷,也顺带了一盒。买回来才发现银丝卷就是白馒头里夹了切成丝的白馒头,口感香甜,竟然越吃越上瘾!
店名:国际饭店·帆声西饼屋
人均:54/人
推荐:蝴蝶酥、酒醉蛋糕、银丝卷
82岁的老大昌:阔别12年才回来
老大昌原先是俄国人开的,经营法式西点。后来老板把店面卖给中国人,新老板把外国和中国味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西点。
这当中还有一段很精彩的帮派斗争故事,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前几年,老大昌在阔别12年后带着海派西点回来了。另外还有现流行的奶油蛋糕。但深扒君觉得上海人爱的就是那一口老味道。老大昌的冰糕对于80后来说,类似于哈根达斯,属于偶尔奢侈一把的“高大上”。掼奶油加上核桃肉做的冰糕,微甜的口感入口即化。
深扒君还买到了曾停产了12年的咖喱角,刚拿到手酥皮特别烫,内陷是炒制的牛肉咖喱,香料味浓郁,还带着点辣。
店名:老大昌
人均:29/人
推荐:冰糕、哈斗、掼奶油
79岁的泰昌西饼:证书贴了一排
泰昌是年开的,在那个年代也是辉煌一时,专属于老克勤的海派美味,如今虽名气没有其他几家响,味道还是很棒。
他家也主营各类西饼,全都分袋装好放在柜台上。生意每天都很红火,来的人直接拿上两袋付钱,柜台几乎都应接不暇。深扒君买了一袋椰丝球,一袋大概二十来块,下午看剧当零食吃蛮好,小小的一个有点硬,咬开就能尝到椰丝和奶香。店名:泰昌西饼
人均:34/人
推荐:如意黑麻松仁饼
32岁的红宝石:还给英国女王做过蛋糕
红宝石的老板过秉忠先生,是从小在上海生活的英籍华裔,回国后,他发现旧时的上海多半是人造奶油蛋糕,而国外都是鲜奶油蛋糕,所以他就想把这种味道带进来。
年,红宝石的第一家门店开业了,他们还曾为英国女王定做了一个三层蛋糕,于是1个品牌的传奇就从这时开始了。
红宝石是上海人的名媛蛋糕,红色格子布是它的标志。栗子蛋糕,奶油小方都是当时最热门的西点。有人说在外头流连各大网红蛋糕,都及不上“白月光”奶油小方。一口咬下,鲜奶的香气还有柔顺的口感,让人咀嚼时分外舒服。
店名:红宝石
人均:22/人
推荐:奶油小方,鲜奶栗子蛋糕,掼奶油
90岁的衡山饼屋:栗子蛋糕是鼻祖
在上世纪60年代,他家是法租界的“东方西点明星”,到访的中外宾客络绎不绝,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它的忠实粉。
他家的栗子蛋糕才是真正的鼻祖,比凯司令还要早,奶油超级细腻,入口即化。想吃到最新鲜的必须24小时内吃掉!蛋糕里的栗子也很讲究,要经历蒸、筛、压制、调味等多道工序,纯手工打磨,这个手艺是当时上海滩西点宗师潘博亮师傅的独门绝技!店名:衡山饼屋人均:31/人推荐:毕卡第栗子蛋糕,拿破仑,鲜奶栗子杯34岁的静安面包房:卖出上海第1根法棍
年,就是在这家静安面包房卖出了上海的第一根法棍,那时候华山路上总会排起长队,还有纠察队的专门维持秩序。刚开业的两三年,静安面包房只卖法棍、羊角和方包。如今白脱别司忌成为了明星产品。黄油和糖烘烤得干硬脆香,17元/包,4片。店名:静安面包房人均:29/人推荐:白脱别司忌,栗子蛋糕卷,羊角面包28岁的白玉兰面包房:排3次队才能买全
因为想念奶奶的味道,创始人徐先生在年开了这家白玉兰,没想到一路火到现在,几乎99%的徐汇人都吃过~招牌产品是这款白脱小球,每天要卖出10W+!面包很松软一袋有6个,分咸甜区别。店名:白玉兰面包房人均:37/人推荐:大花卷,白脱小球,白玉兰大烧麦92岁的德兴坊西点:最早一批卖法式西点
德兴坊是上海的一条老弄堂,也是最早开始售卖法式面包的西点店之一。卖的是地道海派混搭法式,据说不添加香精,馅料全部坚持自制。
招牌之一的拿破仑蛋糕,酥皮烘烤得不是很松脆,依附在奶油上有了软软的口感。说是奶油,其实还混合了黄油,也就是老上海说的“白脱”。店名:德兴坊西点
人均:26/人
推荐:花生核桃西番尼,杏仁排,焦糖牛轧
今日话题现在虽有千千万万的网红甜品店。但是这口老字号的西点味道,这种情怀,始终不会变。有网友就曾说,短暂回国时,X茶可以不喝,电台X可以不吃,但是海派西点一定要来一块。如果你也有让你难以忘记的老上海味道,记得留言告诉深扒君~-END-
点个「在看」
一起回忆上海老味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