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支部特色工作平台,深挖融入潜力
基层党支部围绕本单位“急难险重新”问题,整合“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等优质资源,为行政出谋划策,助力攻坚。五年来,共开展特色工作项,形成了“一个支部一种特色,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格局,体现了“见人、见事、见思想、见境界”的工作要求。
打造全员创星平台,激发全员动力
党员是否先进?员工是否优秀?德铜党委用数据说话,通过制定一套以“星”为目标,把党员置身于群众中同评价、同竞争,量化可测评、便于排名的激励体系,坚持做到“月度排名、季度奖励、年度评比”,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全员的积极性。目前,全员创星体系在基层党支部的覆盖率达%。
创新开展“双联共建”,打破联系壁垒
各级党组织通过发挥柔性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单位与单位之间、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融合,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无障碍沟通、零距离服务”的目标。两年来,52个党组织开展“安全共建”“环保共建”“运修共建”等24项次,达到了“和谐、规范、高效、共赢”的效果。
“党建+人才工程”推科学持续发展德铜拥有国内先进的特大型采选设备,要想充分发挥出得天独厚的硬件优势,一流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德铜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创造性推出“试点培养”“常态练兵”“典型引路”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在逐步完善直管干部定期培训、业绩考评、党务干部专职化等相关机制、办法的同时,每年保持20%比例的行政与党务管理干部的交流任职。此外,还推行了青年人才挂职锻炼试点工作,通过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管理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有效提升青年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了“在岗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梯队培养模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年,德铜党委集中优势力量,投入万元,打造了一个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技术交流、成果展示、赛事承办于一体的综合型职工技能训练中心,各单位轮流组织,各技术工种牵头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前沿”、更加“专业”、更加“常态”。成立至今,共培训钳、电、焊工5批余人次。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德铜党委注重发挥创新人才先进典型的示范效果,以点带面促进全员创新创效。创建了检化中心“国家实验室”、“全国技能大师李全胜工作室”,还投入配套资金55万元,精心打造了1个省级、4个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至今,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37项,获得国家专利15项,创造经济价值万元。“党建+和谐建设”保矿区平安稳定和谐关乎发展,稳定重于泰山近年来,德铜党委大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了“发展党员社区考察”、“社区党员示范岗”、“六十佳创评”、“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内涵,还为矿山营造了一个长期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建立“发展党员社区考察制”积极拓宽发展党员考察渠道,将入党人员八小时外的表现进行建档跟踪,充分展现入党人员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参与社区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65人、发展对象48人,社区考察联系人43人。推广“社区党员示范岗”德铜党委对南区“社区党员示范岗”形成的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并适时成立了“德兴铜矿义工协会”,引导义工自发、自愿、自主地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目前,共有义工人,党员义工人。年,开展义工活动2万人次,服务时长6万小时。开展“六十佳”创评活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讲座、“社区好孩子”评比等公益性活动,做好了“十佳环保标兵”、“十佳爱矿如家志愿者”、“十佳孝老爱亲模范”等“六十佳”的评比和宣传。五年来,共评选表彰“六十佳”人。近年来,德兴铜矿所属的大山选矿厂党委、泗洲选矿厂党委先后被评为“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蔡艳涛、邹宗伟、郑志豪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江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今年“七一”,德兴铜矿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来源:江西组工微讯
——————————————
监制:张化
编辑:毛晨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