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德兴新闻
德兴简介
德兴文化
德兴旅游
德兴环境
德兴资源

这货的香气一样醉人

<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这两天台风伴随着细雨,入秋的节奏慢慢加快了。入秋最美的夜晚除了皎皎月色,还应该有酒香,如果你不胜酒力,那么试试糟货吧,小克勒认为上海人是极爱糟货的。老上海的弄堂里,飘荡的最多的味道就是那一股股或淡或浓、若有若无、似酒香非酒香的糟货的特殊香味。

糟货,其实就是将荤菜或蔬菜煮熟后冷却,倒入糟卤汁中卤几个小时后变成的冷菜。其中最有名的一道传统菜糟钵头,就是用糟卤来制作猪舌头、大肠、猪肚等。

糟钵头这道名菜出自于上海浦东三林塘的一位叫徐三的本地厨师,三林塘这个地方历来是个厨师辈出的地方,学做菜是当地人除了种地以外最重要的谋生手艺,后世的本帮名厨大多祖籍出自浦东三林塘,故而三林塘有着“本帮菜摇篮”的说法。而徐三就是当时靠做菜小手艺谋生的“农民工”。

“糟”与“醉”相似,调料都源于酒,做法也相似,故有“糟醉一家”之称。江南自古为稻米产地,也是黄酒的故糟笋乡。

中国人用谷物酿酒历史很长,在秦汉时期,酒料就已经作为调味品被用于膳食中。到了晋朝,盛产鱼虾的江南地区,当地人已经学会使用糟来腌制蟹子以赠送给北方的宾客。

到了唐宋时期,糟醉技术被衍生使用在肉类、禽蛋、水产乃至蔬菜等食材上,尤其南宋时,吃糟之风大兴。在当时的都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有卖糟蟹、糟猪肉的食铺,并且这些食物已成为江南民间普遍的家常菜了。

至于糟醉技法什么时候传入上海,目前缺少确凿史料,有说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到了上海的糟醉技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糟卤的基础是糟泥,糟泥是酿黄酒后剩下的东西。糟泥是不可直接使用的,而是在需要时,取出适量再加上已兑好盐、花椒、葱、姜的黄酒和匀,继续浸泡,二次发酵,让其升华成香糟卤,之后再裹在细纱布里,慢慢吊着滴出澄净的琥珀色液体,也就是香糟汁。每当逢年过节,上海市郊农村杀鸡宰猪,吃不掉的,不是腌制,就是糟起来,被称作“生糟”。

早些年,讲究的饭店都是去绍兴买来坛子装好的香糟泥,一坛子约15~20公斤,一次买个十坛八坛,存入仓库或者封好埋入地下,越久越香。每次用时取出一些糟泥,和好用纱布过滤,那时装面粉的棉布袋是最好的过滤工具。酒好,糟自然是香的。

如今,我们做糟货一般用上海老大同牌的香糟泥,加入黄酒、花雕酒浸泡,再耗点时间吊出糟汁。

说起“糟货”,“老人和饭店”可谓是一绝,它创始于清朝嘉庆五年(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他们家最值得推荐的三糟是:糟鸡、糟门腔和糟毛豆。还有一款名为“海鲜大咖”的热槽菜很有特色,一大盘子里有鱼、虾、蟹、贝、蛏子等。

德兴馆的糟货也是大有名气。这里的糟螺肉,醉香的酒糟,搭配冰镇螺肉,光听着便让人胃口大开。初看,卤水清澈,螺肉个大新鲜;入口,肉质紧实弹牙。

不熟悉“糟”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糟菜很难做,其实很简单,聪明的商家们都为你准备好啦,只要去超市买瓶糟卤汁,回家自己就可以做出一道道鲜美的糟货啦,所谓“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快去试试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原标题:《这“货”的香气一样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xingzx.com/dxzy/11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