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它不仅承载着乡情、情怀和记忆;甚至与文明传承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上海人的好吃食多半都传承自江浙,德兴面馆就是苏锡帮在沪上的最佳代表。本地人爱排着大队上老店吃面,刚从东方明珠出来的游客不知就里地跟着抢一份,而其中那一份精明的味道,很多人吃不明白。对于本地人来说,没有经过时间的积淀,谈不上味道两个字。德兴馆这家光绪年就在上海扎根的老面店,从年前满屋的贩夫走卒,到今日祖孙三代围坐,小楼深处飘散出来的是真正的上海味,贩售的是那些富丽堂皇的大酒店永远都不会明白的上海记忆。它兼容了徽菜的浓油赤酱、粤菜的精致清鲜、鲁菜的考究大气等八大菜系,十六帮别的秘诀,经本地化改良后,形成了以雅见长、底蕴深厚,颇有文人情怀的本帮特色。德兴馆的著名菜肴虾子大乌参被誉为天下第一参,其乌参油光发亮,酥烂味美,一时间便成为风靡沪上的佳肴。另外德兴馆的糟钵头和青鱼秃肺等也是别具风味的传统特色名菜,前者肥而不腻,香气芬芳,后者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德兴馆还对传统名菜红烧鮰鱼、乳腐扣肉等菜肴进行加工改良;深受众多食客偏好。以前常在德兴馆吃面,讲究浇头,就是在一碗面上面放上大排,或狮子头,或熏鱼块等,价格不等,一高兴就要两样浇头。喝汤吃面,十几元吃得非常舒服。有时吃完打包买点熟食。这次买了素烧鹅和炒酱。素烧鹅没有鹅肉,和北京灌肠不见肠一样,是豆腐皮包着香菇等煎后焖一下,老辈人会做,现在就买现成的。当德兴馆学徒,第一就是学习配菜,配菜的关键技术便是刀工。扣三丝这道菜就是体现刀功的代表作,冬笋丝、鸡丝、火腿丝,丝丝分明,每一根丝要求细得能穿过针;冬笋切成透明的薄片,然后码放整齐,快刀切丝。不一会,一根根能穿针的细丝就成形了。本帮菜的厨艺,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一直保留着地道的上海味道,而德兴馆更是上海得地道的美味;时代在进步,物质在进步。但那些关于生活、关于美的食物、关于美的记忆不会远去。更多中户啊老字号文化,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xingzx.com/dxzy/1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