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县公署
(伪满时期的洮南县公署)
洮南德记电灯厂,年建立,经营者陈步云,位置在原洮南大东门里(原洮南市糖厂院内),是洮南历史上第一个火力发电厂。
(伪满时期的洮南德记电灯厂,图片来自FOTOE图片库。)
洮南事务所观测所
自年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相继在铁路沿线所属事务所、农事试作场等机构附设测候所,进行农业、园艺气象观测或煤矿、钢铁工业服务的气候观测。其中洮南事务所内附设的气象观测(洮南事务所观测所)所于年1月建立(洮南满铁事务所于年6月20日开设,气象观测设立的具体时间待考?)。
(日伪时期的洮南事务所观测所)
洮南满铁事务所,大正十三年(年)六月二十日开设,位于当时的洮南城内柴市胡同10号一普通百姓住宅内,大正十五年(年)十二月八日迁至城内小南门里裕民中街号新建建筑内。
(日伪时期的洮南满铁事务所,最后一张图片看来自FOTOE图片库。)
洮南利民汽车公司,原址位于洮南兴隆街,为两个人合资开办,代表者陈子良,资本金现大洋四万元,昭和三年(年)三月三十日开业,拥有汽车十一辆(包括18人座的汽车十辆),营运区间包括:洮南-新立屯-水泉-突泉;洮南-五家子-野马吐-杜品基(乾安镇)-六户-学田地;洮南-六家子-瓦房-那金河-柳树川-归流河-宝门-索伦;洮南-瓦房-王爷袖-苏鄂公府-二十家子-索伦;洮南-六家子-瓦房-那金河-洮二龙索伦-突泉区;洮南-四树-风水田-安广-大赉。
(日伪时期的洮南利民汽车公司)
洮南双塔,俗称“双塔子”,又名保安塔,位于今吉林省洮南市北约三公里。清乾隆年间,在原来莲花图庙的基础上改建“梵通寺”,由罗卜僧却德尔和阿旺散布丹大喇嘛负责修建。嘉庆时期才建成。数年之后,两位喇嘛圆寂了。由于他俩是寺庙的主持,所以在庙前建立了两座舍利墓塔,埋葬他们,取名叫保安塔。后来人称之为双塔。
双塔东西并峙,通高皆为12米,相距23.8米,青砖结构。塔身覆钵形,上部有塔刹相伦十三通,刹干两侧从上到下,有两条用木头透雕出蔓草纹饰图案的支柱,作为刹饰。中有塔龛,下为四方形塔座,座周围有梵文经咒砖刻,座下四周有神兽及火焰宝珠砖浮雕十三块,座的底部为四层塔阶。经考证,双塔属清代早期的典型的藏式喇嘛(黄教)寺塔建筑,是松辽平原目前仅存的几座古建筑之一。属于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
(日伪时期的洮南双塔)
(网络图片,如今的洮南双塔。)
洮南关帝庙,原址位于今吉林省洮南市团结西路-1号。始建于年,又名“镇安禅寺”,由山门、正殿、后殿、配堂、钟鼓楼等建筑组成,整个寺院布局严谨、错落有序。在历史中几遭破坏,年经白城市政府批准复修,并改称“德安禅寺”。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正殿1处,还有地藏殿、观音殿、伽兰殿等3处殿堂,有东西寮房各1处,寺内有2米高1吨重的铜制佛像1尊,1米高铜制佛像10余尊。
(伪满时期的洮南关帝庙)
洮南洮昂铁路局,年5月,日本侵略者为扩展势力向中国政府贷款修筑洮昂铁路,年7月建成开,全长公里,并成立洮昂(洮南-昂昂溪(今齐齐哈尔三间房),现在称平齐线)铁路工程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年3月,在奉天成立铁路总局。年4月,铁路总局四洮、洮昂、洮索、齐克4局并为洮南铁路局。年7月8日,洮南铁路局迁至齐齐哈尔并改称齐齐哈尔铁路局。
(民国时期的洮南洮昂铁路局)
(伪满时期的洮南铁路局)
洮南南站和洮南东站,据《洮安文史资料》记载:年至年,先后修有四洮(四平至洮南)、洮昂(洮南至昂昂溪)两条铁路并通车,铁路局设于洮南,从此洮南开始繁荣起来。当时洮南建有东、南两站,办理客货运业务,南站还建有大型机车库、货场及局址等。今洮南站在当时俗称“东站”(年建)。
(民国时期的洮南南站)
(日伪时期的洮南驿(洮南南站))
(网络图片,如今的洮南站。)
洮南幼君女学校
(民国时期,由吴俊升夫人经营的幼君女学校。)
洮南铁路学校
(年时的洮南铁路学校)
洮南中村少佐、井杉曹长纪念碑,年6月初,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同井杉延太郎(退役的关东军骑兵曹长,精通骑术,中村的助手)、一名白俄翻译、一名向导(蒙古人),一行4人化装潜入海拉尔、洮南地区,搜集兴安屯垦区军事情报。在准备经洮南返回途中,于6月26日在兴安区葛根庙附近苏鄂公爷府(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的居日很山一带)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团长关瑞玑字玉衡)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这就是成为当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导火索的“中村事件”。日军占领该地后,曾在此建设一座“殉难烈士之碑”,以纪念中村震太郎和井杉延太郎。抗战胜利后,该碑被当地农牧民愤怒地推倒。
(伪满时期的洮南中村少佐、井杉曹长纪念碑)
(化妆侦查的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和退役的关东军骑兵曹长井杉延太郎)
洮南古榆木
(日伪时期洮南老城墙附近的古榆木照片及绘画)
洮儿河是嫩江右岸最大支流。位于中国内蒙古兴安盟境内与吉林省西北部。源出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东南麓高岳山白狼林业局九道沟。由10条大小不一的小河汇集而成。东南流经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洮南市、镇赉县,在大安市北部注入月亮泡,再流入嫩江。长千米,流域面积3.08万平方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流至乌兰浩特汇集归流河,至吉林省洮南市转向东北流入嫩江。
(日伪时期洮南附近的洮儿河)
洮南兴隆街(今洮南市兴隆东路和兴隆西路)地处洮南市区的北半部,东西长2公里,宽20多米,原称四纬路,日伪时期改称兴隆街。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东北及内蒙的商埠中心和战略要地的象征。据老人讲,当年街道两侧商号密布,有金银首饰、布匹染料、丝绸纱麻、药材补品、五金铁活、衣帽鞋袜、烟酒糖茶等。连数百公里外大兴安岭的山民,也来此做生意,或将马鹿茸、山参、灵芝头等山货拿到兴隆街商号鉴定出据,然后再销往中原。目前在兴隆街中段,还有3座遗存的建筑,吴大帅楼、天恩地局和大兴当铺。
(日伪时期的洮南兴隆街)
洮南康乐街,民国早期称为三经路,日伪时期改为康乐街。据年出版的《满洲工商概览》记载,当时这条街道上的主要商号有:福兴和、顺兴号、永增盛、宝和兴、德兴洪、东泰盛、福顺兴、作新号、万发长、魁顺长、永泰长、万顺昌、东兴福、鸿发祥、东兴福、华美金店、金升合、顺成隆、万聚合、中和大、永德兴、德盛福、慧发源、大德源、善和堂、中华兴、志和堂、中兴堂、兴武药局、福增祥、永春木局、同和木局、忠和木局、天增福、工成木局、庆义成、东兴木厂、永升栈、信和栈。
(日伪时期的洮南康乐街)
洮南七间房花街(日伪时期的洮南七间房花街)
洮南西大街
(日伪时期的洮南西大街)
洮南富文街,民国早期称为五纬路,日伪时期改为富文街。据年出版的《满洲工商概览》记载,当时这条街道上的主要商号有:德兴号、瑞陞合、德兴盛、义和祥、福顺永、长盛合、王庆福、正顺成、利泰号、宏昌号、东兴永、德兴隆、万顺兴、天德长、永顺长、永得兴、同庆仁、广聚兴、永茂元、和发顺、广义成、德顺成、天兴利、同发当、兴记钱庄、会兴昌、信增长、庆泰盛、合记马店、庆升栈、裕升栈、永远栈、公兴厚、英美烟公司。
(日伪时期的洮南富文街)
洮南市街,洮南,因治所位于洮儿河南岸而得名。唐属松漠都督府。辽置泰州及乐康县,金承安三年()撤州置金安县。元初是哈赤温封地,先后隶属泰宁府、泰宁路。明时属奴儿干都司泰宁卫。境内四家子古城,曾是辽上京道泰州和德昌节度使、金北京路泰州、元开元路泰宁府、明泰宁卫的治所。清初属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领地。年(光绪二十八年)属扎萨克图蒙荒行局。年(光绪三十年)于双流镇设置洮南府,领靖安、开通等县,隶属盛京将军管辖。年4月(光绪三十三年三月),“裁将军,设行省”,改隶奉天行省管辖。
(伪满时期的洮南县略图)
(年和年时的洮南市街图)
年2月,废府改为洮南县,隶属奉天省北路道。年6月,改隶洮昌道。年2月,废止道制,改由辽宁省(奉天省改称)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奉天省,年12月划归龙江省管辖。年11月,洮南县划归嫩江省管辖。年1月,改隶吉江行政区;3月,划归嫩南行政区;4月,将庆平、永平等10个村划出,设置洮北县,驻瓦房村;洮南县改隶辽吉行政区。年1月,划归辽北省管辖。年7月,划归嫩江省管辖。年5月,撤销嫩江省,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日伪时期的洮南城东门)
(日伪时期的洮南城内及周边部分街景)
年8月,划归吉林省白城子区专员公署;9月15日,正式划归吉林省管辖,隶属白城专区。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白城县与洮南县合并,改为洮安县,县人民委员会驻洮南镇。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洮安县,设立洮南市(县级),以原洮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洮南市的行政区域;同年7月正式撤县建市。洮南市设立后仍归白城地区行署管辖。年,将洮南市划归吉林省直辖,委托白城市(地级)代管。
洮南放牧
(伪满时期的洮南郊外放牧)
日本关东军第十六师团洮南门胁部队(伪满时期的日本关东军第十六师团洮南门胁部队营地正门)
(伪满时期的洮南日本关东军门胁部队本部)
新浪渡桥博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