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出生福建晋江,15岁回龙溪石墩头,祖籍婺源曹门,有两点可以佐证.1、曹门河对面的山、田、地至今还是婺源曹门所属,贯穿龙溪。2.汪谷-汪藻父亲墓坐落在原龙溪石墩头的山场,尾巴庄;董鸿墓-汪藻亲家坐落在小浮澳村西米的黄坛山麓现在的石墩头村
汪藻,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汪藻之字,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铭》(下简称《墓志铭》):“公讳藻,字彦章,姓汪氏。”(《宋史》、《宋史纪事本末》、《宋史新编》、《南宋书》、《宋元
诗会》、《宋名臣言行录》、《新安志》、《江西通志》、《饶州府志》、《德兴县志》、《婺源县志》)等诸书皆言字彦章,故略。
汪藻之号,在《浮溪集》(四部丛刊本,即上海涵芬楼藏武英殿聚珍版,本谱以此本为底本)中(下简称本集)[另参考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中《浮溪集》(另附拾遗三卷,该本据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排印,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初版)、《浮溪集》(《四库全书》本),《浮溪文粹》(《四库全书》本)]中没有自称,但从本集诗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是他家乡居住地。
《奉议公行状》(按:奉议公汪榖为汪藻之父)其父:“一旦弃官老于故居龙溪之上,治田桑保坟墓……”(本集卷二四)
《夫人陈氏行状(代张珌作)》(按:陈氏为汪藻之母)其母:“卒之明年某月合葬于饶州德兴县龙溪源冕木坞奉议、永嘉郡之墓。”(本集卷二四)
《左朝请大夫知全州汪君墓志铭》(按:汪君为汪藻之侄)其侄:“葬饶州德兴县龙溪源少傅墓南三里。”(本集卷二六)
《东安许明府同里之亲,任满回家求诗为别,即席赋此兼简熊使君》:“城中欲见渔樵客,须问浮溪老圃家。”(本集卷三一)
《浴孙日熊叔雅有诗次其韵二首》:“我有浮溪农圃在,他年分付小樊迟。”(本集卷三二)
以上可见出,浮溪、龙溪是汪藻老家故居所在,其父母等家族主要亲人都居住于此。
按: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一○“郡县部”:“德兴本唐乐平县地,有银山。上元二年,置场监。南唐因场置德兴县。……龙溪在德兴亦名浮溪。”
陶成等编撰《江西通志》卷一一《山川五·广信府》:“龙溪在德兴东七都,宋学士藻居此,初名浮溪,徽宗赐名龙溪。”
吴启新等修、叶友柏等纂《德兴县志》卷一《舆地志》:“龙溪在七都,宋学士汪藻迈迹之所。初名浮溪,徽宗赐名龙溪。”孟庆云、杨重雅纂《德兴县志》卷一《地理志·山川》同。
由此,我们知道:浮溪其实就是龙溪。
又按:宋人有把自己居住地称号的习惯,如同时代的王庭珪隐居在安福(今属江西)卢溪之上就自号卢溪,文集称为《卢溪文集》;其后的刘辰翁因家在吉安(今属江西)龙须山之阳须溪山,故自号须溪,文集称为《须溪集》。
故,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八“陵庙类”《灵惠公庙》注有:“浮溪者,婺源地名。先生故居以名其集”。前面错误,后面正确。排行十四。
释觉范《石门文字禅》卷一有《赠汪十四》,卷二有《南昌会汪彦章》。则汪十四即汪彦章。具体参见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中华书局,P72,1年)。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上饶市)人。
汪藻籍贯,历来存在两种说法。
一是饶州德兴。《墓志铭》:“饶州德兴县人……新安汪氏之徙鄱阳盖已久矣……德兴田园悉推予其兄。”《宋史·文苑传七》卷四四五(下简称《文苑传》):“饶州德兴人。”熊克《中兴小纪》卷二:“藻,德兴人。”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龙溪先生汪公藻,字彦章,吾郡之德兴人。”按:详参汪藻之号考证,可确定汪藻籍贯是德兴。
一是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系年要录》)卷一:“藻,婺源人。”祝穆《方舆胜览》卷一六:“汪藻,婺源人,为内翰。”
按:汪藻的籍贯在宋代就已存在分歧,到了后世,甚至在同一部文献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明一统志》卷一六:“汪藻,婺源人。”而在卷五○:“汪藻,德兴人。”这实际涉及到编著者的地域观念。因为汪藻是名人,有关德兴的地方志就录汪藻是德兴人,康熙年间吴启新等修纂的《德兴县志》卷七《人物志·名贤》基本上依《宋史》本传。有关婺源的地方志说汪藻是婺源人,康熙年间蒋灿等修纂《婺源县志》卷九《人物志·文苑》:“汪藻,字彦章,还珠里浮溪人。”而其它文献也记载不一。后世学者对此也未深究,如《宋词四考·占籍考》(修订本)中把汪藻列入安徽且有“德兴籍居婺源浮溪”,而《全宋词简编》汪藻“婺源人”。
其实以上分歧很好解决,称汪藻是婺源人是因祖籍而言。《奉议公行状》:“至五季有自歙之黄墩徙婺源还珠者,于公九世祖,子孙因家焉。用高资为江左着姓,至公父子始以进士继踵起家,知名一时。”(本集卷二四)从中我们了解到汪氏家族从九世祖开始就定居婺源还珠,但实际上从汪藻父亲开始就已经迁到了德兴定居。具体汪藻父亲什么时候、原因迁到德兴,由于文集散佚,已不可得知,但是从后世文献可以断定。宋濂《文宪集》卷一七《汪(泽民)先生神道碑铭》叙汪泽民先祖:“皇祐壬辰进士左奉议郎知汉阳县赠少傅榖又自婺源迁饶州德兴之龙溪。”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一:“汪龙溪藻字彦章,婺源人迁德兴。”
结合前面文献,我们知道,汪藻之家族在其父时候从婺源迁到了德兴,并且在德兴买田筑屋。而汪藻生于福建晋江(见元丰二年谱),时其父已五十五岁,小时候曾随父任,后回到德兴,在德兴成长、学习,所以称德兴浮溪为故居是正确的,由此汪藻是个完完全全的德兴人。
据《宋史》卷八八《地理四》:饶州即鄱阳郡。德兴是其属县之一。所以,汪藻在作品中会自称或被称鄱阳汪藻(见作品系年)。工大、小篆。
《墓志铭》:“公尤工大、小篆,得李斯阳冰用笔意。”
周必大《玉堂杂记》卷下:“学士院旧号北门,今在行宫和宁门内,盖沿北门之制。地迫皇城,极为窄隘,汪尚书应辰兼权学士时,上屡令增葺,竟以无地步而辍。厅后即堂缘,近岁院官止二员,故分东西两阁,中有小龟头榜曰:摛文堂,盖昔时徽宗因广直卢御书以赐强承旨渊明,今乃汪彦章内翰藻所篆。”
董更《书录》卷下:“汪藻,字彦章。湖异跋于湖篆字云:‘昨宦吴门得汪藻龙溪小篆,今守长沙得张于湖大篆,皆前此所未见也。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官至翰林学士。博极群书,手不释卷,工小篆。”可见汪藻之篆体在宋代已颇有名气。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