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自南唐升元二年(年)设县以来,自宋王朝始至清末的近千年文明史中,据记载共建有古书院达25处之多,其分布情况如下:银城区域6所,即兴贤书院、息斋书院、银峰书院、银麓书院、初庵书院、来阳书院;海口区域5所,即深山书院、双溪书院、归轩书院、匆斋书院、南隐书院;新岗山区域7所,即二贤书院、蒙斋书院、盘涧书院、拙斋书院、柳湖书院、求放书院、觉翁书院;龙头山区域2所,即双桂书院、双贤书院;昄大区域2所,即靖翁书院、南山书院;黄柏区域1所,即方塘书院;李宅区域1所,即绪山书院;新营区域1所,即寅宾书院。以上这些古书院按所建时期划分为:南北两宋时建有17所;元朝时建有4所;明王朝建有4所。
德兴史志载,各书院绝大部分均由有钱大户捐资兴建,并由当地名儒或大学士当任讲学之职,如程端蒙、程蒙斋、董鼎、傅立、齐梦龙等;更为耀眼的是,南宋治荒名吏董煟于公元年间辞官回乡海口创办南隐书院并兼主讲人。德兴古书院红红火火的办学历程,其影响很广,不少邻近的他县书院均请德兴书院主讲人外出讲学,传授经验,理学创始人朱熹也曾被德兴古书院所吸引,先后两次来德兴的银峰书院、双桂书院传授讲学并为双桂书院的创办人程烨、程燧兄弟赠诗一首:“君家构屋积玉堆,两种天香手自栽。清影一帘秋淡荡,任渠艳冶斗春开。”德兴古书院不仅数量之多,而且教学质量极好,从这些古书院中走出了许许多多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催生了许许多多为后人传唱不衰的历史经典。
德兴自两宋兴建古书院,大兴办学之风后,人文鼎盛。历史上共产生进士多达多名,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探花2名,武进士6名。德兴有著作流传后世的人物达人,著作总计为部。
由于战乱和历史变迁的诸多原因,德兴古书院至今都不复存在了,但她那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含都将长留在人们的心中。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远,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抹不去那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古书院的建筑风采与特征,更忘不了从德兴古书院里走出来的极其璀璨的人文历史。(郭京华)
文章来源:惟德乃兴
觉得不错请点赞↓↓↓↓↓
小团子赞赏